Line
Facebook
【試聽報告】 快、狠、猛 Vestlyd V15C 同軸喇叭 — U-Audio
  • 觀看次數 : 6
  • /
  • 2025年10月20日

假如您選擇喇叭最重要的條件是「大聲」,請務必要試聽丹麥 Vestlyd V15C 同軸喇叭之後,再做決定,因為這是總編在十萬元等級之內,試聽過最「大聲」的落地喇叭,拼搏「1812」的炮聲,就是個快、狠、準,在十萬元之內,恐怕找不到對手。

人類聽覺認知大聲比較好聽

人類聽覺很有趣,通常都會覺得大聲的比較好聽,當然,這個「大聲就好聽」有個前提,那就是不能破聲,在低失真的狀態下,越能催大聲的音響系統,越會讓人覺得好聽,也難怪每次音響展時,各家參展廠商都會拼大聲,展現音響器材的性能。

這次試聽的 Vestlyd V15C 同軸喇叭,總編是在 2024 年 TAA 音響展首次得見,當時印象頗為深刻,不過一直沒機會好好試聽,上一次 U-Audio 外出試聽,是戴天楷去竹北新憩地,而這次代理商特別將 V15C 送來編輯部,其一是寫試聽報告,其二是要拍 YT 影片,讓 Vestlyd 這個品牌多些曝光。

有著老靈魂的新品牌

關於 Vestldy 這個丹麥品牌,可能許多人不熟悉,因為他們在 2021 年成立,2024 年才引進台灣,是相當年輕的品牌,不過其母公司 Hi-Fi Klubben 倒是非常出名,是北歐最大的音響經銷商。
看到 Vestldy,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頓時不知道怎麼唸?光是 LDY 擺在一起,前面還有個 ST,連起來就不知道怎麼唸了?總編的猜想是先念前面的 Vest,在連上 Lyd(唸成 lid)。這兩個字出自丹麥語,Vest 代表西方,ldy 代表聲音,兩者合起來就是西方之聲,意指 Vestldy 公司位於丹麥西邊的海岸,所以叫做西方之聲。
雖是新成立的丹麥品牌,Vestldy 的設計初衷卻相當老派,就是要致敬古典喇叭,如何致敬法?強調大動態、大音壓,以重現真實的音樂現場聆聽感。

不能為了美觀犧牲了聲音

為了達到大動態、大音壓、接近真實音樂現場,Vestldy 認為,喇叭的設計不能為了外觀好看,犧牲了重現真實音樂現場的本質,因此,Vestldy 的設計初衷,就是回歸喇叭的功能,要能重現音樂現場的真實音壓,而不為美觀做設計。
看看 V15C 同軸喇叭,方方正正的喇叭箱體,尺寸龐大,黝黑的配色,外觀甚是古樸,活像是 60 年代的 PA 設計,在慕尼黑音響展上,Vestldy 還搞了有趣的 V15C 喇叭牆,將一堆 V15C 疊得比人還高,看起來活像搖滾音樂會舞台現場。

自家訂做 15 吋類號角同軸單體

專為大音量、大動態設計,Vestldy 回歸喇叭傳統設計,要想重現大音壓、大動態,就必須給喇叭足夠的箱體容積,加上尺寸夠大的喇叭單體,所以 V15C 用上了訂做的 15 吋同軸單體,喇叭箱體就是按照 15 吋單體的大小,做得寬寬大大的,給 V15C 足夠的喇叭箱體容積。
V15C 採用的 15 吋同軸單體,中低音振膜也頗有古意,選擇紙盆振膜,並且加上同心圓紋路,降低盆分裂失真,磁力引擎加上鋁質法拉第環(Faraday ring),可以減少非線性失真,並改善頻率響應,說白話,就是小聲聽不會縮,大聲聽也不會亂。

類號角設計藏在中央

15 吋中低音中央,藏著 1 吋鈦金屬振膜高音單體,搭配強力釹磁鐵,在高音單體前方,還有一個鋁合金車製的類號角導波器,搭配 15 吋單體的錐盆形狀,構成號角效應,提升高音的擴散性,讓 V15C 擁有更寬闊的皇帝位。
根據 Vestldy 的規格數據,V15C 的低頻延伸至 36 Hz,原廠表示,20 Hz~36 Hz 的頻率響應,人耳聽起來會覺得相對混濁,像是轟隆隆的聲響,所以他們並不追求極低頻的延伸,更重視低頻的速度感與力道。

標榜坦克般堅固的喇叭箱體

最後要講 V15C 的喇叭箱體,Vestldy 原廠的講法是「有如坦克般堅固的箱體」!前障板厚度達 3 公分,喇叭箱體內部另有支撐架構,15 吋單體固定在中央分隔處,給單體額外的支撐,底部則是兩個大尺寸低音反射孔。
簡單講,V15C 的設計特點就是「大」:箱體大、單體大、低音反射孔大,綜合起來就是 V15C 成為大聲公的條件,有多大聲?最大音壓 130 dB,跟噴射機起飛的聲音有得拼啊!

95 dB 效率對擴大機友善

要讓 V15C 變成大聲公,喇叭的工作效率也要夠好,原廠標示 V15C 的效率高達 95 dB,可以媲美傳統號角喇叭。
真的有這麼好推嗎?剛好 Eversolo Play 在編輯部,順手接了上去,這部全功能數位串流擴大機,輸出功率為 60W/8 歐姆、110 瓦/4歐姆,推起 V15C,可說游刃有餘,想拼音壓,不用把 Play 推到頂,保證音量大到鄰居會抗議,就知道 V15C 有多好推了。
難道總編只準備用 Play 全能綜擴,就要寫 V15C 的聲音了嗎?當然不是,可是用 Play 來搭配,真的讓我嚇了一跳,兩萬多元的綜擴,就能推出 V15C 超大的音量,Vestldy 所講的真實音樂現場重現,可不是吹牛的。

前端越好,喇叭表現跟著越好

認真點,搬出更好的器材來配 V15C,換上編輯部的 EAR 509 MK II 後級,用 MBL C31 數位串流 DAC,因為 C31 的 CVC 數位音控做得很好,所以就沒加上 EAR 868P 前級,用 C31 直入 509 MK II。
雖然我說兩萬多元的 Play,就能推出 V15C 足夠的音量,可是給 V15C 更進階的器材搭配,整個音樂密度、厚度、力道的提升,相當明顯,或者說,95 dB 的 V15C,要推出大音量不難,可是要講究音樂的細緻感,尤其是聲音密度與力道,V15C 可說遇強則強,很能反映出前端器材的質感。

最好搭配原廠腳架

V15C 的喇叭箱體尺寸,以 15 吋單體來說,差不多就要這麼大,不過喇叭的高度相對常見的落地喇叭,形式不同,需要搭配 Vestldy 自家專用腳架,不僅把 V15C 喇叭架高,更重要的是讓 V15C 呈現仰角,讓同軸單體的中心可以對準耳朵聆聽高度。
此外,同軸喇叭加上中央鋁合金類號角喉管設計,讓 V15C 的擺位相對輕鬆,我在試聽室約莫將喇叭左右拉開接近兩米,微微 Toe-in,讓中央的高音略微對準頭部,V15C 就輕鬆地拉開音樂的舞台感。

音樂會現場的舞台感相當好

像是聽 John Mayer 現場錄音專輯「Where The Light Is」,聽「Free Falling」,木吉他獨奏凝聚在舞台中央,左邊有另一把吉他裝飾,V15C 拉開兩把吉他的相對位置,John Mayer 的歌聲居中,因為要自彈自唱,John Mayer 會前後移動,唱歌時貼著麥克風,唇齒音的變化,不用看到畫面,V15C 呈現出鮮活的 Live 感。
在這個影像的時代,講 John Mayer 的現場演唱會,大家可以隨手上 You Tube 搜尋,就能懂得總編講的「唇齒音變化」,尤其 John Mayer 自彈自唱,前後移動,有畫面,當然秒懂,可是光用 V15C 聽,就能感受到現場演唱會的樣貌,就知道 V15C 有多傳真、多傳神。

給您捶心肝的大鼓力道

又像是「A Star Is Born」電影原聲帶,我很喜歡「Shallow」,又是現場演唱會的收音,開場的吉他彈奏,木吉他帶著點鐵味,布萊德利.庫柏的嗓音浮現在中央偏左,等女神卡卡的歌聲浮現,歌聲就收在舞台中央,電貝斯加入,V15C 撐起龐大的音符顆粒,推向副歌的高潮,再接回副歌時,大鼓的猛力踩踏,V15C 打得真猛,顆粒感又飽滿、又有重量感,只要您敢拼大聲,V15C 可以給您捶心肝的大鼓猛擊。
咦?一直講 V15C 是大聲公,好像音質不夠細緻?放心,我幫 V15C 配上了 C31,中高頻有如鮮奶油般的滑順甜潤。聽盧廣仲唱「魚仔」,分解和弦的吉他,音色清脆爽朗,盧廣仲辨識度極高的嗓音,凝聚在音場中央,V15C 的同軸單體,音場描繪能力很好,兩把吉他的彈奏,右手還不時敲打琴身做節奏,V15C 的音樂細節表現能力也很好,等電貝斯加入,15 吋中低音單體的音符顆粒,又飽滿,又圓潤,聽感真是舒服。

再換茄子蛋登場,聽「愛情你比我想的閣較偉大」,打鼓踩踏的前奏,配上電子合成器和弦,V15C 把大鼓的形體、力度、顆粒感,15 吋的中低音果然夠輕鬆,操大音量,力度更猛,人家 V15C 可以操到 130 dB,我只聽到差不多 90 dB,耳朵就準備投降了,V15C 還離極限遠得很,飽滿的中低頻不僅量感好,動態也相當好。


弦樂也能唱出繞指柔

 
看總編一直用搖滾樂來聽 V15C,難道這對喇叭只能拼大聲、砰砰叫?放心,好喇叭就是聽什麼、像什麼,換穆特上場,聽「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全集」,選 K.376 的第一樂章快板,小提琴與鋼琴齊奏開場,V15C 15 吋的中低音,帶出規模感媲美真實平台鋼琴的能量,小提琴則是凝聚有神,同軸喇叭清晰的音場定位感,中央是近乎真實的鋼琴形體,小提琴則在中央偏左,錄音現場的舞台感,相當漂亮。
換拉赫曼尼諾夫大提琴奏鳴曲上場,聽卡普松與王羽佳合作的 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19,選第四樂章的快板,拉赫曼尼諾夫的浪漫情懷,藏在變化多端的旋律線當中,大提琴長音的力度變化,配上鋼琴多到滿出來的音符,如果喇叭下盤解析不夠好,很容易糊成一團。
V15C 卻是游刃有餘,第一主題的緊張,對比第二主題的舒緩,拉赫曼尼諾夫真的是浪漫過了頭的作曲家,忽快忽慢,又是緊張,又是溫柔,大提琴悠長的聲線,背後藏著晶晶亮亮的鋼琴,轉折之處的情感變化,這 V15C 唱得精彩。

拼「1812」完全沒問題

給 V15C 最終試煉吧!聽康澤爾指揮辛辛那提的經典錄音「柴可夫斯基: 1812」,開場的弦樂祈禱主題,V15C 唱得綿密,木管群從音場後方呼應,3D 音場的刻畫清晰,戰火來臨之前的大提琴與低音提琴,V15C 鋪開厚實的底層,呼應小提琴聲部拉高的緊張情緒,要打仗了。
銅管催促,V15C 的高頻夠嘹亮,張力夠好,小鼓響起,銅管與木管吹奏馬賽曲主題,隨後進入俄軍與法軍交戰的主題,定音鼓猛然敲打,俄軍與法軍兩個音樂主題交纏,V15C 噴發出快速有勁的低頻,對比銅管的嘹亮光澤,撐開音樂場面。
我知道,大家在等待最後的鐘鼓齊鳴,慶祝俄羅斯軍隊勝利的場景,康澤爾的版本厲害在哪裡?錄音用的是真的大砲,而不是定音鼓,準備好了嗎?12 分36 秒,大砲聲響迸發,V15C 的中低音單體跟著微微顫動,噴出快又猛的大砲聲響,還沒完弦樂群急轉直下,迎來銅管群勝利的歡呼,教堂鐘聲齊鳴,歡欣鼓舞的音樂聲中,大砲跟著歡慶,給足 V15C 功率,這喇叭完全不會軟腳,每一擊都是巨炮,而不是打鳥槍。

空間再大都能塞滿音樂能量

看總編把 V15C 寫得這麼棒,聽什麼像什麼,吹得像幾十萬的喇叭,真的,聽完 V15C,對照 98,000 元的參考售價,假如要比低失真的大音壓,V15C 可以上打超過三倍以上身價的喇叭。
當然,V15C 也不是沒有缺點,那就是黑黝黝的方正箱體,尺寸又大,都會居家空間很難擺,可是,假如您有大空間,想找能把音樂能量塞得滿滿的喇叭,V15C 可能是用最少預算可以達標的優質之選。

器材規格

Vestlyd V15C

型式:2 音路低音反射式同軸喇叭
單體:1 吋鈦金屬振膜高音 + 15 吋紙盆低音的同軸單體
頻率響應:36 Hz~22 kHz
靈敏度:95dB
阻抗: 4 ohms
分頻點:1.1 kHz
最大承受功率:500W
尺寸:742 x 468 x 417mm(HxWxD)
重量:34kg

pagetop
享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