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Facebook
【專題講座】台音Final Audio靜電發表會 — U-Audio
  • 觀看次數 : 418
  • /
  • 2024年02月28日

說起靜電喇叭,音響迷腦海裡浮現的可能是Martin Logan、QUAD這些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來自荷蘭的Final Audio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它同樣在靜電喇叭的領域深根多年,早在1989年就由Maarten Smits和Michiel Smits共同創立,直到2004解散,近期又再次由Maarten重起,並且研發出更新穎用料與技術,將自家靜電喇叭的表現推向更高的水平。於是一向以銷售靜電喇叭自豪的代理商台音貿易,今年正式將它引進台灣,並與享映音響合作在2/27這一 天共同舉辦產品發表會,也請到香港資深音響發燒友,同時也是Final Audio靜電喇叭愛好者Carver Lai來台現身說法,為大家揭密Final靜電喇叭的強大之處,趕快讓我們來了解。

許多音響迷可能對靜電喇叭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細緻通透的高頻,以及自然開闊的音場效果,恨的是它音壓不夠充沛,擴大機的匹配也比傳統喇叭更困難。再加上靜電喇叭不好照顧,容易受到濕氣、灰塵等環境因素而損壞,許多喇叭約六年就需要更換一次振膜,所以許多音響迷即便被它的音質深深吸引,仍然望之卻步。

但畢竟沒有一種喇叭是完美的,傳統喇叭由電、磁驅動的單體同樣有很多缺點,喇叭廠商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克服劣勢,讓自家喇叭朝著更真實的音樂重播邁進,而Final Audio顯然辦到了!新款的Final喇叭一共有5個型號,從Model 3、5、7、12、15,除了有純靜電喇叭,每款也都有Hybrids的版本,也就是喇叭額外搭載主動式超低音,低頻的表現也會更加全面。

當天來到台音,現場展出的Final喇叭有三對,包括Model 5 Hybrids(定價:420,000元)、Model 12(定價:880,000元),以T+A PA3100HV綜合擴大機驅動,8歐姆負載下具備300瓦輸出,訊源是SD3100HV數類轉換器,一旁還有Model 3(定價:220,000元)做靜態展示。本次主講的Carver Lai使用Martin Logan和Final Audio很多年,也深知它們各自 的優勢與缺點。他首先提到在聲音上靜電喇叭最迷人的就是音場效果,因為振膜面積比一般單體大很多,能推動更多空氣,創造出傳統單體喇叭無法達到的音效沉浸感。
同時靜電喇叭沒有被動分音器結構,所以少了多單體喇叭的交越失真,音樂聽起來也會更自 然、更接近類比的質感。缺點就是對擴大機的匹配更為要求,因為靜電喇叭的阻抗大多落在4歐姆至1歐姆之間,甚至更低。具他的經驗純靜電的喇叭適合「大電流」設計的擴大機,如果是內建超低音的靜電喇叭則需要「高電壓」設計的擴大機。大原則下純靜電喇叭用A類大電流的擴大機最適合,AB類擴大機則要看其設計中電流與電壓的比例而定,而大部分的D類擴大機最多只能發揮靜電喇叭約80%的實力。

為了將Model 5 Hybrids推好推滿,廠方還特地跟鈦孚音響借了T+A PA 3100 HV旗艦綜合擴大機來驅動,可別看它是綜擴,其設計是取自家旗艦前級P 3000 HV與旗艦後級A 3000 HV電路最精華的部分,再經過整合優化安置在一個機箱之內。無論是前後級線路都採用自家著名的HV(High Voltage)技術,這種高壓電路結構的靈感來自於真空管擴大機,前級工作時電壓高達100V,而後級電壓增益級更採單端純A類架構,工作電壓高達360V,不僅具備管機超線性的特點,也兼具晶體機低失真以及大動態的優勢。而現場開聲的Final Model 5Hybrids喇叭阻抗落在4歐姆,PA 3100 HV可以提供它500瓦的推力,難怪能聽到如此飽滿的
聲能與動態效果,完全顛覆我對靜電喇叭的印象!

另外因為靜電喇叭的振膜負責全頻段發聲,所以振膜的面積必須做得非常大,這時候前後Stator的平整性就成為一大問題,如果不平整,與中央振模的間隙就會不一致,造成特定頻段能量不均衡。過去靜電喇叭的Stator多採用金屬製作(如Martin Logan),金屬材質只要面積一大就極難做得平整。於是Final發明了一種PMMA塑料材質的Stator,在其表面塗上均勻的導電層。這種PMMA塑料的可塑性非常高也能抗腐蝕,比金屬材質更為耐用。且它不僅能做得相當平整,與振膜之間的距離也能做得更窄,所以Final喇叭的靜電面板僅有6mm的厚度,相較於Martin Logan的產品表面沒有彎曲,重量也更輕盈。從它Stator孔洞陣列的疏密觀察,也會發現它各頻段訊號由不同區塊負責,喇叭由內而外分別是高頻、中高頻、中頻、中低頻與低頻。也意味著Final喇叭是有左右聲道之分的,千萬別擺錯了,以免音場表現受到限制。

再來Final的振膜也很特別,採用一種特殊的Teonex PEN薄膜,這是一種航太材料,能在艱困的環境中也確保很高的耐用度。表面再加上氧化銦錫塗層,透過Final先進的技術使導電層能比一般印刷電路板更均勻,可以精準的控制每個單位面積的電阻值,實現更均衡的頻率響應。同時Teonex PEN還有抗紫外線與外在環境的影響,所以用家也不需要頻繁的更換振膜。當然,靜電喇叭跟傳統喇叭一樣還是有壽命的,Carver Lai表示Final已經比一般產品耐用很多,基本上對於濕氣與紫外線已經免疫,但還是必須注意灰塵附著在面板上,只要定期清潔,一對喇叭用個十年以上不是問題。

為了解決全音域靜電喇叭的低頻不夠飽滿的問題,許多廠商會在喇叭上加上主動式超低音,最經典的例子就是Martin Logan。Final也是如此,但其設計不太一樣,以現場開聲的Model5 Hybrids為例,它搭載一只8吋長衝程金屬錐盆低音單體,特別的是這只單體朝斜上方輻射,主要的原因是為了修正高、中、低音聲速傳遞不一致的問題,效果猶如傳統喇叭向後傾斜的箱體設計,可以修正喇叭的相位差。有了超低音的助威,Model 5 Hybrids的頻率響應可來到45Hz-23kHz,已經和傳統多單體的落地喇叭不相上下。

當天Carver Lai也做了很多音樂示範,從他播放的軟體能看出他確實很能掌握靜電喇叭的特點,將靜電喇叭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讓我印象較深刻是播放Madjid Khaladj的「Imagein the Image」一曲中手鼓打擊樂,擊鼓暫態反應極好,能聽見快速靈敏的顆粒感,且鼓皮 的回饋感充滿彈性,還能聽見手心充滿肉感的撞擊聲,質感相當逼真。再來是Dan Patlansky的「Big Things Going Down」一曲,吉他的音色圓潤甜美,不僅撥弦的動態鮮明充滿彈性,且木吉他的共振細節直接無隱,就連手指在弦上遊走的金屬聲都很真實。同時電貝斯伴奏聽起來肉感十足,能量收放自如,大鼓的噗噗聲也很有衝擊力,可見Final靜電喇叭不僅低頻充沛,且銜接上也沒有任何破綻,真是厲害!

試聽過程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當播放到Anette Askvik的那首「Liberty」時,Carver Lai突然喊停!原來享映音響的人員為了方便媒體們拍照將喇叭背牆的窗簾放下,他要求拉起窗簾再重新聽一次。原來背牆多了大面積的吸音,此時聲音聽起來和Carver Lai原來調整的聲音 完全不同,足見他對調聲的執著。確實少了窗簾音場變開闊了,高頻延伸也更為飄逸。接著Carver Lai也提到他主張空間中不要用太多吸音材料,會吸收過多的中高頻段,容易讓低頻過量而顯得混濁。的確,劉總編也曾指出小空間殘響時間較短,不適合用太多的吸音材料,反而需要比較多的擴散。而香港的居住空間普遍較小,不知是不是因此影響了Carver Lai的調聲理念?

Carver Lai不只音響調音了得,他還會自己製作線材與電源濾波器,他提到自己過去喜歡買很貴的音響線材,再帶到朋友家去「鬥線」,敗下陣來的線材就直接剪掉(不知道真的假的)。他也發現其實多數高價線材的結構沒有特別好,於是他開始自己設計線材。當天他帶了三款USB線,分別代表他三個時期做線的聲音演進,第一款聲音凝聚集中,能表現出較浮凸的人聲形體感。第二款音場更開闊、動態更強,在音響性上有更多突破。最後一款講求極低的音染,並且要在儀器的測試下,能將數位訊號最完整的傳輸,以忠實呈現音樂美感,反映出他強調音響中性傳真的重要性。


圖為Final Audio台灣總經銷享映音響的負責人黃垣龍以及香港知名音響發燒友CarverLai,本次發表會也為享映與台音共同舉辦

發表會當天從下午兩點到六點結束將近四個小時,我卻聽得意猶未盡,雖說過去聆聽靜電喇叭的經驗不多,但我可以肯定當天現場的音響效果,即便是跟傳統喇叭建構的頂級系統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想必台音這次代理的Final Audio必會在靜電喇叭市場掀起波瀾,喜歡靜電喇叭的朋友請務找台中的台音貿易或享映音響,親耳見證它的實力。

pagetop
享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