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Facebook
【器材評鑑】Rega Saturn MK3 CD唱盤 — U-Audio
  • 觀看次數 : 22
  • /
  • 2024年10月18日

久違了,Rega!久違了Saturn MK3 CD 唱盤!看到宛如星艦企業號的 CD 上蓋,二十年不變,就知道 Saturn MK3 的工業設計有多經典!

進入數位領域較晚顯示 Rega 的謹慎

1973 年從黑膠唱盤起家的英國 Rega,躬逢類比唱片的輝煌盛世,一路從黑膠唱盤,延伸到擴大機與喇叭,專走高貴不貴的超值路線,成為許多音響入門與進階者的首選。
可是從 1980 年代發明 CD,數位音樂萌芽,經過十年發展,於 1990 年代銷量明顯超越黑膠,這時候的 Rega,居然沒有踏入 CD 領域,直到 1997 年才發表第一部 CD 唱盤 Planet,隔年發表 Io DAC,算是相對起步較慢的競爭者。
為什麼這麼慢才進軍 CD?可能是 Rega 的黑膠唱盤賣得太好,讓他們固守城池,另一方面應該是主事者 Roy Gandy, 是相當謹慎的經營者,從不貿然踏入自己沒把握的市場,現在的 Roy Gandy,已年過八十,依然參與著 Rega 的營運,而且堅守私人公司,不刻意擴張規模,維持 Rega 相對小而美的經營樣貌,穩健經營,像這樣不以追求最大利潤,而以公司永續經營為目標的音響品牌,著實不多。

1977 年才推出第一步 Planet CD 唱盤

從 1997 年第一部 Planet CD 唱盤開始,Rega 在數位的領域就走得快了,2000 年推出 Jupitor 2000 與 Planet 2000 CD 唱盤,在 2004 年發表第一代的 Saturn CD 唱盤。
Saturn CD 當年最吸睛之處,就是 Top Loading 的上蓋,手動掀蓋,滑順的機械操作感,讓 CD 換片有了宛如聽黑膠的儀式感,掀起上蓋,放入 CD,再按下播放鍵,只是中間的音樂載體從黑膠變成 CD,唱針變成播放鍵,但是純類比的操作過程,卻是饒富趣味。

二十年才進化到第三代

2004 年問世的 Saturn MK1,當年自然沒有 MK1 的標示,因為只有一部,這款經典 CD 唱盤,等到 2013 年才首度改款,推出 Saturn-R,您看 Rega 器材改朝換代的速度有多慢,腳步跨得有多謹慎,所以買他們家的器材,不用擔心很快就會改型號,他們推出新機的態度很謹慎。
我拿到的 Saturn MK3,則是 2022 年推出的新款,這次的改款重點有二,第一是配合 Elicit MK5 綜合擴大機改款,讓 Saturn MK3 換裝相同尺寸的訂做金屬機箱,第二則是增加數位輸入與輸入,讓 Saturn MK3 可以擔當數位音樂中樞,提升搭配應用的靈活性。

總共五組數位輸入,外加兩組數位輸出

來看看 Saturn MK3 的數位輸入端子,Rega 給了光纖與同軸各兩組,外加非同步 USB 一組,總共五組數位輸入,USB 讓電腦很容易連接 Saturn MK3,五組數位輸入的數量也夠。
當然有人會說,怎麼沒有乙太網路,那不就沒辦法播放數位串流,好吧,這是 Rega 老派之處,以 Rega 的設計邏輯,Saturn MK3 本身是一部優質的 CD 轉盤,而五組數位輸入的端子,就是方便連接其他數位串流播放機,讓 Saturn MK3 變成獨立 DAC,就這麼簡單。
想上網聽數位串流音樂,抱歉,去買別人家的數位串流播放器吧!Rega 設計的 CD 唱盤,就是老派思維的 CD 轉盤加 DAC,而且讓兩項功能可以獨立使用。

DAC 晶片選用也相對老派

老派還包括哪裡?Wolfson WM8742!這些年遇到的 DAC,大多偏向採用 ESS Sabre 或 AKM 的晶片,好像用了這些品牌的 DAC 晶片,規格就能拉得很高,宣傳也相對容易,倒是這些連很少看到 Wolfson 了,主因也是這家公司被 Cirrus Logic 收購之後,市場聲勢小了許多。
不過 Rega 用了很多年 Wolfson 晶片,應該很有心得,加上他們家刻意不投資廣告,用 Wolfson 不會對行銷加分,也不會減分,一切設計都以聲音為依歸,不管行銷話術。

最重要的部分還是類比放大

我要提醒發燒友,雖然看 DAC 晶片的規格,可以顯示其運算速度與取樣頻率,但是 DAC 晶片的性能,必須要配合對應的類比放大輸出級,每一處電源供應的配合,對音樂重播的表現力,影響很大,並不是說使用哪一家的 DAC 晶片,CD 唱盤或 DAC 就會自動變好聽,要不然很多平價的隨身 DAC,用的晶片跟幾十萬的機器一樣,怎麼聲音差距那麼大?設計的關鍵並不只有 DAC 規格,而在與 DAC 配合的供電與類比放大線路,必須相輔相成。
所以,Saturn MK3 的原廠資料寫著,Rega 在輸出級放大線路做了升級,同時強化數位線路的電源供應,而在數位輸出與類比輸出級,Saturn MK3 則是重新設計,雖然是簡單的幾句話,卻寫出了 Saturn MK3 改款的設計重點,關鍵不在 DAC 晶片,而在圍繞著 DAC 工作必要的周邊線路,通盤考量做強化升級。

只說高穩定度校正時鐘,輕描淡寫

不多講行銷用語的設計,還包括校正時鐘,Rega 只是輕描淡寫地說,Saturn MK3 使用了高穩定度校正時鐘,搭配大容量供電,如此而已。唉,人家都會吹噓自家校正時鐘精確度有多高,可以到飛秒等級的準度,還會講溫度控制,確保校正時鐘工作穩定度,怎麼 Rega 什麼都不吹噓,只說大容量供電加上高穩定度校正時鐘,這叫寫評論的人怎麼幫腔啊!
可是,當我讀到 Rega 有關 Saturn MK3 的介紹文字時,實在覺得他們很認真地處理最實際的技術問題,每一句平鋪直敘的話語,都藏著設計 CD 唱盤最基本的功夫。

上掀式 CD 蓋有私心偏好

關於 Saturn MK3 CD 唱盤,我最愛的其實是獨特的上掀式設計,其實,玩音響這些年來,我挑選 CD 唱盤的偏好,就是上掀式設計,學生時代第一部比較高級的 CD 唱盤,買 Sony CDP-X5000,就是上方滑蓋設計,U-Audio 成立初期,第一套參考訊源 North Star Desing,轉盤也是滑蓋式設計,現在編輯部用的 YBA CDT-450 轉盤也是如此,可見我個人挑選 CD 唱盤的「偏心」。
為什麼偏好上掀式或滑蓋式設計,而不選常見的抽屜式設計?最重要的當然是播放 CD 時,有著類似聽黑膠唱片的「儀式感」,再來就是考慮轉盤內部的空間較大,CD 高速轉動時的氣流影響,相對比較小,最後就是耐用度,抽屜式承盤,用久了可能內部驅動皮帶會老舊、脆裂,雖然修復不難,可是如果有可能發生這樣的問題,不如投資機械結構簡單的滑蓋或上掀蓋。

較少見的無 CD 鎮設計

與大多數滑蓋式或上掀式設計 CD 承盤不同之處,在於 Saturn MK3 沒有唱片鎮,直接將 CD 固定在中央即可,少一個放 CD 唱片鎮的動作,儀式感弱一點,而且少了玩不同材料 CD 鎮的趣味,不過實際上比較方便。
而且,我剛買 CDP-X5000 時,曾經試用過不同材料的唱片鎮,感覺差異不大,畢竟是數位讀取,與黑膠唱片鎮比較起來,黑膠唱片鎮的變化就很大,所以後來就沒多玩,而且做的人也很少。
如果您有機會試聽 Saturn MK3,請務必親自換 CD 唱片,玩玩看就知道機械手感有多好,滑順的程度真的要親手玩過,才會著迷。

USB 輸入用公認穩定的 XMOS

Saturn MK3 新增的數位輸入,傳統的 S/PDIF 就不多說,重點要放在 USB,Rega 使用 XMOS,做非同步 USB 輸入,已經是市場上公認最好的產品了,不過,Saturn MK3 的 USB 輸入,最大的特點就是數位濾波:44.1/48 kHz 有五段可選,88.2/96 kHz 或 176.4/192 kHz,也有五段可選,這些數位濾波的調整,只有搭配 USB 輸入時才有用。
數位濾波在做什麼?濾除 DAC 解碼的數位噪訊,怎麼濾波,那可就大哉問,光要把每一段數位濾波的名稱寫出來,就是落落長的文字,我簡單說,不同的數位濾波,會對音色帶來微妙的變化,怎麼玩,您自己切換,找到喜歡的即可!

五段數位濾波可玩音色微妙變化

那為什麼說數位濾波可切換,是 Saturn MK3 的 USB 輸入好玩之處?因為可以變化音色啊!您等於擁有十種音色可以選擇,還不好玩?這樣講還不夠,那我跟您說 dCS 就給了六段數位濾波,加上他們家獨門的 Mapper 技術,一算就有 18 種音色變化,Saturn MK3 總共十種數位濾波,算起來輸 dCS,可是人家的價格可是多一個零啊!您說,玩 Saturn MK3 的 USB 輸入是不是很好玩!
最後,我要講一件玩 Saturn MK3 看不懂的設計,就是電源輸入沒有地線,只有正/負,而且不光是 Saturn MK3 如此,連綜擴 Elicit MK 5 也是。這與大多數音響品牌不同,可能 Rega 的電路接地方式,與眾不同,所以電源多了地線,可能反而會受到不同地迴路影響,乾脆捨棄電源接地,下次慕尼黑音響展見到 Rega 原廠,一定要問個清楚。

全套 Rega 搭配最對味,且預算合宜

試聽 Saturn MK3 CD 的過程,我搭配了兩部擴大機,一部是 Rega 自家 Elixcit 綜擴,另外一部是 Linear Acoustic LA-V120 綜擴,喇叭則是Rega Aya 與 Wilson Audio Alexia V,用 Alexia V 來搭配,是要聽 Saturn MK3 CD 全頻段的均衡程度,看看低頻的扎實度如何,不過以全套 Rega 搭配,不管是價位或是聲音表現,其實最為合拍,所以試聽定稿就用全套 Rega。
作為一部中階 CD 唱盤來說,Saturn MK3 CD 相當稱職,上掀式的 CD 轉盤部分,手感很好,而且不用擔心用久了可能會出問題,純機械結構手動裝置,相對於抽屜式承盤更為耐用,實體按鍵的配置,沒有任何觸控裝置,耐用度相對更可靠,或者說,Rega 的老派設計,都是為了經久耐用而服務,而不是為了科技感做得更炫。
再來是堅固的機箱設計,與 Elixcit 擴大機採用相同尺寸的金屬機箱,結構厚重,看起來不算大的 Saturn MK3 CD,重量竟有 9.3 公斤,可見機箱用料很足。

老派設計重在「歷久彌新」

在功能部分,Rega 是純 PCM 派,所以沒有支援 DSD,但是假如您從網路上抓取音樂檔案,可以燒錄至 CD-ROM,交給 Saturn MK3 CD 讀取,我承認,這依然是相當老派的做法,不過這顯示 Saturn MK3 CD 可能是用 CD-ROM 改裝為 CD 讀取結構,這類老派的電腦周邊,雖然相對落伍,但是依然有需求,代表未來要找零件不難。
從這些老派的設計,可以看出 Rega 希望 Saturn MK3 CD 可以用得長長久久,就算用久了出現若干問題,依然可以修理,不用擔心修不好。

滑順、自然、流暢的音樂表情

至於聲音的表現,我必須要回到 Rega 自家那句平鋪直敘的話,就是電路設計需要數十年經驗累積,Saturn MK3 CD 很有 Rega 自我的主張,那就是滑順、自然、流暢,就一部專門做 CD 讀取、解碼、類比輸出的傳統 CD 唱盤來說,選擇 Saturn MK3 CD,最重要的部分還是類比輸出,展現滑順、自然、流暢的音樂表情。
我想舉「Fourplay」同名專輯,這個融合樂團成軍於 90 年代初期,集結四位好手,包括鍵盤手Bob James、吉他手 Lee Ritenour、貝斯手 Nathan East 與鼓手 Harvey Mason,融合爵士與節奏藍調的樂風。
專輯開場的「Bali Run」從鍵盤分解和弦開始,爵士鼓輕盈地敲打,隨後電貝斯與大鼓把音樂場面撐得大一點,依然維持相對較小的音量,Hi-Hat 快速的 1/16 音符鼓點,帶出逐漸升溫的音樂場景,Saturn MK3 CD 不著痕跡地帶出音樂動態的變化,從輕盈的聲響,帶到越來越有勁的融合爵士,電貝斯飽滿的顆粒與大鼓的勁道,彈跳感越來越強,電吉他獨奏聽得出加上 Reverb 效果,但是凝聚力還是相當好。
用 Saturn MK3 CD 來聽,不管是用 Aya 喇叭,或是 Alexia V 喇叭,整體都帶著舒服的輕鬆感,而且音符顆粒有著適當的重量感,以「Fourplay」專輯來說,打擊樂器與電貝斯,都加上了適當的 Compressor 效果,增添一分低頻跳動的彈性,Saturn MK3 CD 輕鬆地帶出下盤的彈跳感,而且低頻收束的速度快速又輕鬆。

中低頻量感均衡又有彈跳力

聽爵士跨界,怎麼少得了賈克.路西耶,聽他們暢銷的「Vivaldi: The Four Season」,把韋瓦第四季改編為爵士跨界,Aya 落地喇叭雖然不大,可是用 Saturn MK3 CD 配上 Elixcit 綜擴,低頻的彈跳力,加上清晰又有厚度的低頻形體,節奏感真好,鋼琴的旋律輕鬆又帶著漂亮的中高頻延伸,爵士鼓打著晶晶亮亮的 Cymba,Saturn MK3 CD 帶出富有鮮活感的音樂場景,可是中頻段的厚度呈現適當的重量感。

Saturn MK3 CD 音色的滑順、自然、流暢,聽起爵士樂可說是一派輕鬆,像是「Cookin' With The Miles Davis Quiltet」,這是經典 RVG(Rudy Van Gelder)系列錄音之一,錄音面貌本來就是鮮活又真實,用 Saturn MK3 CD 來聽,鮮活真實依舊,可是樂器的質感與滑順感,讓爵士樂的搖擺風情,多了一分醉人的氣氛。
像是 Miles Davis 吹奏的小喇叭,銅管的音色鮮明清晰,可是高頻尾韻很漂亮,不會刺激刮耳,但是一點也不失鮮活感,爵士樂走得更順更柔,這張錄音的鋼琴手換成 Red Garland,而不是之前的 Bill Evans,音色較明亮,鋼琴的旋律比較愉悅,與 Miles Davis 相對比較藍調的憂鬱,形成對比,聽「My Funny Valentine」,小喇叭更像失戀的男主角,而鋼琴卻是命運的嘲笑。

小提琴與鋼琴的表情精彩

換古典樂登場,聽帕爾曼與阿胥肯納吉合作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這張老 Decca 錄音,記錄了兩位音樂家年輕時的風采,既然年輕,自然氣盛,力度與強度都更好,「克羅采」第一樂章由小提琴開場,雙弦拉奏的力度,展現帕爾曼年輕的勁道,阿胥肯納吉的鋼琴與之呼應,感覺客氣些,不過等到進入快板主題時,鋼琴與小提琴就互不相讓了。
Saturn MK3 CD 帶出漂亮的小提琴與鋼琴力道,而且份量不同,小提琴拉奏與跳弓的變化,凝聚而有力,鋼琴則是帶出寬厚的形體,撐開音場,小提琴張力十足的演奏主題,鋼琴則環繞著小提琴,一緊一鬆,交織出「克羅采」第一樂章的緊鑼密鼓,終於舒緩下來時,Saturn MK3 CD 的柔和音色,更顯音樂蘊含的似水柔情。

聽浪漫的剛猛與柔情

換猛的上場,聽魯普鋼琴獨奏,普列文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舒曼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猛爆的樂團強奏,引來鋼琴強力的和弦應答,木管從音場深處悠然竄出,鋼琴溫柔地回應,弦樂群掀開浪漫的氣氛,逐漸提升強度。
Saturn MK3 CD 把音樂的層次,恰如其分的呈現,鋼琴在前,稍微靠左,管弦樂團在後,木管的獨奏帶出 3D 音場的深度,而這些音場定位的呈現,絲毫不勉強,刻劃出輕鬆又舒服的樂團規模感。
要講浪漫的極致,我想舉魯賓斯坦的「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用 Saturn MK3 CD 來聽,氣氛可真對味,弦樂群開場的慢板,與木管群相互呼應,Saturn MK3 CD 撐開寬大的音場,中頻段帶出早年類比錄音的濃密感,鋼琴的音色更是如此,木頭敲擊的聲響,可以聽見略微濃郁的音色,那是類比時代錄音的特色,順勢由 Saturn MK3 CD 重現。
第二樂章的鋼琴主題浮現時,魯賓斯坦走得平穩,只有幾個小節的反覆時,些許的音符停滯不前,帶出蕭邦優柔寡斷的音樂風格,等到鋼琴主題反覆回來,拔高八度演奏,魯賓斯坦把浪漫的氣氛,全部倒了出來,琶音的細膩變化,Saturn MK3 CD 盡情重現,適當的中頻濃密感,帶出有如黑膠的類比味道,我想說,選擇 Saturn MK3 CD,真的是為了數十年類比放大線路的研究,才琢磨出均衡又浪漫的音色。

累積數十年設計功力的迷人音樂性

以聲論價,Saturn MK3 CD 真的不貴,雖然有人會說,這個價格居然不支援 DSD,甚至 PCM 最高僅有 24bit/192 kHz,數位規格跟不上時代,但是,我想說,Rega 的老派,做出規格沒有那麼亮眼的 Saturn MK3 CD,並不是要以規格取勝,而是要用「累積數十年的音響線路設計」,堆疊出既真實又浪漫的音色。
假如您追求的是音樂重播的滑順、自然、流暢,那麼請來聽聽 Saturn MK3 CD,當您迷上了它的音色,那些只以數字嚇人的解碼規格,大概就不重要了。

器材規格

Rega Saturn MK3

型式:CD 唱盤
數位輸入:USB x1、光纖 x2、同軸 x2
數位輸出:光纖 x1、同軸 x1
類比輸出:RCA x1
總諧波失真:0.006%
頻率響應:17Hz~20.5kHz
訊噪比:-109dB
內建 DAC 晶片:Wolfson WM8742 x2
支援最高取樣率:24bit/ 192kHz
尺寸:435 x 180 x 400 mm(WxHxD)
重量:9.7kg

pagetop
享映